因特网5层网络模型

电路交换

电路交换是不同于分组交换的一种交换方式。

电路交换在计算机网络中主要采用一下两种方式,频分复用(FDM)和时分复用(TDM)

  1. 频分复用

    频分复用就是这个网络传输的总带宽为B,如果主机A与主机B之间存在N条链路,如果为每条链路分配同样的资源,那么每条链路就会占用B/N宽的频带来传输分组

    如下图所示,整个网络带宽为20,总共有5条链路,每条链路占用4

    频分复用

  2. 时分复用

    时分复用就是将整个网络的传输资源为1帧,每一帧又划分为多个时隙,每个链路占据一定的时隙用来传输分组。

    如下图所示,一帧被分为4个时隙,分别被4条链路占据。

    时分复用

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比较

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比起来,它会预先为每条链路预留资源,不管这条链路是否被使用,这些资源都会被使用,这样当一些链路不工作时,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。但比起分组交换,他的传输延迟会较小,因为电路交换存在确定的链路,它不需要在路由器里等待存储。同时电路交换不会因为一条链路上需要传输的资源过多,导致其他链路也被拥塞

但在分组交换中,因为不会出现所有的链路都在活跃的情况,因此分组交换在大多数情况下,能表现出比电路交换更好性能。

电路交换就是一种固定分配资源的交换方式,而分组交换是一种按需分配资源的交换方式。从目前来看,分组交换是一种更普遍的方式

网络的结构

目前的因特网的网络结构包括如下组成

  • 接入ISP

    接入ISP就是端系统或者主机,位于网络结构的底层

  • 区域ISP

    位于网络结构中间层的ISP提供者

  • 第一级ISP

    全球传输的ISP

  • 多宿

    一个ISP可以有多个ISP提供者,保证在一个ISP提供者出错时,网络能正常运行

  • 对等

    位于同一层次的临近ISP可以直接相连,他们彼此可以相互传输流量而不必付费(ISP客户向ISP提供者传输流量时需要付费)

  • IXP

    IXP是一个交汇点,使不同层次的ISP对等

  • 内容提供者

    内容提供者位于最顶层,它相当于一个大型的服务器用来提供服务,他与第一级的ISP相连,并且传输时会付费,但它通过IXP相连的下级ISP就不必付费

下图是一个网络结构

网络结构

时延和吞吐量

端到端的时延包括以下几类

  • 处理时延

    在路由器节点的检查分组首部以及决定分组导向何处的时延

  • 传输时延

    节点将分组全部传输到链路的时间,如果分组长度为L,链路传输速率为R,则传输时延为L/R

  • 传播时延

    分组从链路起点到链路终点的传播时间,如果链路长度为d,链路传播速率为v,则传播时延为d/v

  • 排队时延

    分组因为拥塞原因,在路由器节点里面等待传输而造成的时延

传输时延和传播时延的比较

传输时延相当于是节点把分组运送到链路的时间,传播时延是分组在链路上传输的时间,传输时延与分组长度和传输速率相关,而传播时延与链路长度和传输介质相关。

流量强度

a表示分到达队列的平均速率,则La/R为流量强度,如果La/R大于1,表明分组的到达速率大于分组的转发速率,这样会导致排队队列无线加长,La/R<1这时的排队队列就会缩短。

当流量强度在长时间内大于1时,排队队列超出路由器的缓存队列时就会导致丢包。

吞吐量

两个端系统之间的吞吐量取决于他们之间链路的最小传输速率。

5层网络模型

5层网络模型包括以下5层

  • 应用层

    应用层主要端系统上的应用服务程序,这一层主要使用的协议为HTTP(web文档)、SMTP(邮件)、FTP(文件传输),这一层传输的分组被称为报文

  • 运输层

    运输层获取应用层报文,并加上运输层首部,形成这一层的分组,被称为报文段,这一层的协议只要有TCP和UDP

  • 网络层

    网络层把从运输层的报文段,加上网络层首部,形成这一层的分组,被称为数据报,这一层的协议只要有IP协议

  • 链路层

    网络层把从链路层的数据报,加上链路层首部,形成这一层的分组,被称为帧,这一层的协议只要有DOCSIS协议。

  • 物理层

    物理层的作用是把帧的一个个bit传输到下一个节点,该层的协议与传输所用的媒介有关。


因特网5层网络模型
https://guyuefangyuan12.github.io/2024/08/03/因特网5层网络模型/
作者
古月方源
发布于
2024年8月3日
许可协议